农业农村局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情况汇报现将农业农村局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情况(一)坚持系统谋划,专项研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将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点任务推进。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全面研讨整治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并制定详尽的整治措施局党组会议先后 3 次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工作 5 次,举办涵盖全体工作人员的部署会议 4 次,对集中整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局先后提出 20 项整改措施,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不断跟踪推进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二)具体部署,压实责任。一是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局相关科室及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部署和领导整治工作。二是明确整治重点与工作专班,根据单位的职能和工作实际,重点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扶贫(帮扶)项目经营性资产管理、农业惠农惠民补贴兑付、上级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农机安全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实施、群众信访等八大领域进行整治。根据班子成员的分工,成立由各项任务牵头领导和牵头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确保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三是严格按“三阶段”推进,分别为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巩固提升。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整治工作精准、高效、有序地进行。(三)深入基层,蹲点指导。组织 8 个工作组对接全市5 个县(区),在 6 月 5 日至 7 日和 7 月 18 日至 20 日分两批深入各县(区)开展蹲点服务指导。各工作组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事项之一,直达乡镇、村组调查了解和摸排问题。市委农办还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参与此次蹲点服务指导,形成高效工作合力,确保整治工作深入扎实推进,取得实际成效。二、取得的成效截止目前,农业农村局梳理出 8 个方面 45 条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 30 条,正在整改 15 条。(一)“三资”管理。一是全面推进问题整改。通过前期排查,“三资”管理方面存在集体资产、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15 条,针对存在问题,能立行立改的坚持马上立行立改;需要进一步推进整改措施的,加强市县乡三级联动,及时完善并推进整改措施落实。目前已完成整改 10 条,剩余 5 条问题正在推进整改措施。二是积极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发现的问题,及时排查制度建设管理漏洞,指导村组两级完善各类制度 25 条。三是及时移交问题线索。推动问题整改过程中,认真排查问题线索并及时移交,目前已移交问题线索 7 条。(二)惠农惠民。排查发现户厕改造资金、草原生态奖补资金兑付慢问题共 12 条,目前已整改完成 8 条,正在整改 4 条。截止目前,A 县已兑付了 120 户户厕补助资金 60 万元,其余整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二是通过市级集中整治蹲点服务指导,目前 B 县已兑付 2023 年草补资金 40 万元,该问题已完成整改。(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某些县区在高标准农田地块建设过程中,因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导致补建任务推进缓慢。例如,某县计划补建的 2000 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尚未完工,某县补建项目也未完成终验。截至目前,前者已通过县级林勘审批并上报市林草局,待市级审批后将加快施工进度;后者已完成县级验收及整改工作,正在申请市级终验,市级将加快验收进度。部分县区在自然资源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时间紧迫,按时销号难度较大。在前期蹲点指导服务的推动下,目前已完成整改 10 个问题,正在加紧整改的还有 5 个问题,录入销号的有 3 个。(四)经营性资产。在扶贫(帮扶)项目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项目停产闲置或仍在运营但收益无保障的问题。统计显示,共涉及 30 个项目,目前正在落实整改措施的有 15 个,其中停产闲置项目 10 个,仍在经营但收益无保障项目 5 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