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市场监管局机构改革以来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复议情况 1.申请情况。2019 年机构改革至今,某市场监管局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 31 件,其中 2019 年 4 件,2020 年 5 件,2021 年 15件,2022 年至今 7 件。现已被复议机关受理 30 件,均已按时答复。 2.涉案业务领域。食品类案件 25 件,占案件总数的 80.65%,行政处罚类案件 5 件,占案件总数的 16.13%,化妆品类案件 1 件,占案件总数的 3.22%。 3.行政行为类型。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类型主要是投诉举报回复处理、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对投诉举报回复处理不服引发的案件 26 件,占案件总数的 83.87%;对处罚决定不服引发的案件 5 件,占案件总数的 16.13%。 4.审结情况及结果。现复议机关已审结 28 件,其余 2 件待审,1 件待受理。在审结案件中,裁决维持行政行为(含驳回申— 2 —请)11 件,占案件总数的 39.29%;撤销行政行为(含确认违法、责令重作等)9 件,占案件总数的 32.14%;终止审理(含撤回申请)8 件,占案件总数的 28.57%。 (二)行政应诉情况 1.答辩情况。2019 年机构改革至今,某市场监管局作为被告参加行政诉讼 12 件,其中一审案件 9 件、上诉案件 2 件、再审案件 1 件。目前,人民法院共开庭审理行政应诉案件 5 件。 2.涉案业务领域。一审案件中,注册登记类案件 3 件,占案件总数的 33.32%;食品类案件 2 件,占案件总数的 22.22%;质量标准类案件 2 件,占案件总数的 22.22%;价格类案件 1 件,占案件总数的 11.12%;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1 件,占案件总数的11.12%。 3.行政行为类型。一审案件中,引发诉讼的行政行为类型主要是投诉举报回复处理、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对投诉举报回复处理不服引发的案件 8 件,占案件总数的 88.89%;对处罚决定不服引发的案件 1 件,占案件总数的 11.11%。 4.审结情况及结果。人民法院共审结案件 11 件,审理中 1 件。在审结案件中,被确认违法 2 件,占案件总数的 18.18%。 — 3 — 二、主要特点 (一)行政复议案件数量持续上升。2019 年机构改革至今,某市场监管局行政复议案件量呈明显逐年上升态势。 (二)行政复议案件类型高度集中。2019 年机构改革至今,行政复议涉及的业务领域高度集中在食品方面,系列案件明显增多。 (三)行政复议案申请人特征明显。外地职业投诉举报引发的复议案件数量占比最高,因外地职业投诉举报人引发的复议案件共 26 件,占复议案件总数的 83.87%,职业投诉举报主要围绕食品标签标识、执行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反复提出书面投诉举报,来信渠道以邮政来信为主。 (四)行政诉讼与复议案件区别显著。某市场监管局行政诉讼每年数量较为平稳,起诉原因多为本地投诉举报人对对投诉举报回复处理不服或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 三、败诉原因分析 (一)超期告知或未告知导致程序违法 — 4 — 1.未正确区分投诉、举报事项并作分类处理。部分办案机构单纯以申请人在全国 12315 平台中选择的投诉、举报渠道,或投诉举报信件的名称来认定申请人提出的投诉举报事项类别,未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导致处理时遗漏投诉或举报的内容。如某实名举报人在举报投诉信中明确要求查处食品违法行为,并要求退款和十倍赔偿,办案机构仅对举报的违法行为作出了处理,未对举报人(同时也是投诉人)的投诉进行受理和调解导致违法。 2.未准确把握投诉、举报告知的时间节点。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2022 修改)相关规定,投诉处理需要把握两个时间节点,一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二是终止调解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终止调解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举报处理也需要把握两个时间节点,一是举报人实名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二是举报人要求奖励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告知或者奖励,实践中复议机关要求的合理期限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