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2024Foresight 2024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2024 年度特别报告www.rolandberger.comFORESIGHT2024市场信心的减弱 中国在2022年底宣布调整新冠防控措施,重新向世界开放。全球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抱有高度期待,有些乐观预计认为2023年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人们普遍期待中国的经济能强劲反弹,商业快速复苏,政府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然而,当中国政府在2023年初宣布把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较为合理的“5%左右”时,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将充满挑战。事实上,中国的GDP在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5.2%,经济复苏较为温和。在全球需求不振、产业链不断重组的背景下,出口也没有太大起色。在2023年的前10个月里,中国的出口较一年前下降了约6%。国内需求和消费者信心起伏不定,始终在低位徘徊。投资在放慢,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中国政府采取了“稳中求进”的策略,发挥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力量,谨慎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在2023年10月,中国宣布增发1万亿人民币(137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以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是近年来国家预算政策上的重大调整,然而它更像是个权宜之计,而不是一整套的刺激政策。虽然很多人都在呼唤大规模投资以刺激经济,但也许谨慎和分步走的策略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大规模的刺激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拉升经济增速,但也可能再次造成新增产能供过于求,催生投机泡沫,导致经济在不久后再次断崖式下跌。中国和它的经济利益相关方需要习惯两个新状态: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中国人一直习惯于根据“五年计划”按部就班式地发展,这样的模式里可没有这两个状态。鉴于经济环境持续快速变化,全球地缘政治秩序不断受到冲击,经济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和预测。与此同时,当我们把各项统计指标放在一起分析时,也只能看到模糊的全景画面:增长在持续,突破创新仍在涌现,工业现代化也没有止步,但由于不确定性挥之不去,社会上充满着焦虑的情绪。还有一些指标让人十分担心:青年失业率,低水平起伏不定的消费增长,以及偏低的总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心不足正在中国不断蔓延。但如果我们看得再深入一些,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反映了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短期内的全球经济周期性下行,以及更重要的,中国经济向“新中国故事”的艰苦而缓慢的转型。这一切为何会发生为了避免掉入信心危机的恶性循环,我们首先要梳理清楚这一切为何会发生。一大关键原因是,中国经济只是在“正常化”而已。它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只是曾经被新冠疫情打断了而已。如果回顾一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会看到从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GDP增速一直在放缓,可以预计明年的增速会更慢——但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数的规模之大,这其实并不是问题!每个成熟经济体都要经历这样的“正常化”过程。如何顺利完成转型才是最重要的。在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它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中心,建立起了多项竞争优势,并且有效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通过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让Preface序 言稳住基本面,启动新引擎勇敢摆脱“观望”心态,直面改变与现实6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自己与世界无缝链接起来;精心规划和投资的制造产业链造就了无可匹敌的产业集群;用工制度灵活的巨大廉价劳动力资源;还有宽松的监管体系,从坏的方面说它让环境污染趁虚而入,从好的方面说它成就了速度和创新。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出口之源。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很多旧引擎正在逐渐熄火,但这个世界工厂仍将屹立!中国的劳动力不再廉价,环境污染也被禁止了。固定资产投资正在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转向工业现代化、绿色能源转型这样的新引擎。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供业链重组和世界经济放缓加速了这一转变。国内消费将会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 但这样的转型需要时间。消费需要人们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最终要靠人均GDP的提升,但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提高生产率,向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稳住基本面,启动新引擎 总体来说,中国...